远东宏信根据TCFD框架持续识别、评估、分析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及机遇,在有效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同时抓住气候变化机遇,并最大化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碳足迹,以回应全球政府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对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重点。
董事局
董事局 
                ESG委员会
ESG工作执行小组
相关部门及人员
 
            - 治理层
- 
                    董事局负责审议并批准本集团气候相关工作,全面监督气候风险与机遇; 董事局下设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的ESG委员会,并授权其负责对本集团气候相关方针及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ESG委员会根据气候相关工作的进度和重大节点,通过不定期的汇报以及至少每年一次的委员会会议,向董事局上报重要的气候相关事项。 
- 管理层
- 
                    由本集团多个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由首席财务官(CFO)作为组长,公司副总裁作为副组长指导工作; 协助ESG委员会履行气候相关工作的决策及监督职责,并统筹本集团各业务板块推进公司气候相关工作的管理,落实具体工作; 每季度向董事局及ESG委员会报告气候相关工作的成果与进展; 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达成情况纳入ESG工作执行小组中相关部门以及各运营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中。 
- 执行层
- 
                    以投资者关系部、战略中心、人力资源部、资金中心为核心,相关部门及子公司核心人员共同支持,推进气候相关工作执行。 
 
              气候战略
物理风险
 
- 
                      业务范围:宏信健康、宏信建发、远东宏信资产、金融业务 
 
- 
                      资产类型:办公楼、仓储、公路、教育设施、光伏设施、 农业、水处理、医疗保健设施、其他制造 
- 
                        基线 
- 
                        中期 
 (2030年)
- 
                        长期 
 (2050年)
选择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次评估报告(AR6)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
 
- 
                      立即采取气候行动,到2100年将温度上升限制在1.8℃在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净零排放。- 
                          近期 1.5℃
- 
                          中期 1.7℃
- 
                          长期 1.8℃
 低碳情景 (SSP1-2.6)
- 
                          
 
- 
                      有限的协调行动导致到本世纪中叶温度上升2.4℃,到2100年达到4.4℃。- 
                          近期 1.6℃
- 
                          中期 2.4℃
- 
                          长期 4.4℃
 高碳情景 (SSP5-8.5)
- 
                          

- 极端高温
- 降水引起的山体滑坡
- 极端低温
- 热带气旋
- 野火
- 洪涝(包括河流洪涝、 沿岸洪涝和极端降水)
- 水压力以及干旱
- 除极端低温风险的下降,整体气候物理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在高碳情景(SSP5-8.5)下,气候风险的上升更为明显。
- 受评估资产面临4项主要物理风险:水压力及干旱、洪涝、热带气旋以及极端高温。
转型风险
 
- 
                      业务范围:自身运营(宏信建发、远东宏信资产以及金融业务)、下游(投融资活动) 
 
- 
                      资产类型:化工、建筑施工、工业及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道路交通物流 
- 
                        短期 
 (2025年)
- 
                        中期 
 (2030年)
- 
                        长期 
 (2040-2050年)
选择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推出的气候风险分析的标准化情景进行评估。
 
- 
                      通过严格的气候政策和创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在 2050 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物理风险相对较低,但转型风险较高。
- 
                        升温结果 
 < 1.5℃
- 
                        严格且反应迅 
 速的气候政策
- 
                        快速的 
 科技创新
- 
                        二氧化碳移除技 
 术相对高频使用
 
- 
                      假定只保留目前实施的政策。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80年持续增加,导致约 3℃的升温和严重的物理风险,包括海平面上升等不可逆转的变化。
- 
                        升温结果 
 3℃+
- 
                        保持当前的 
 气候政策不变
- 
                        科技创新 
 速度低
- 
                        二氧化碳移除 
 技术低频使用
 
                    - 声誉风险
- 政策法律风险
- 市场风险
- 技术风险
- 公司的转型风险主要来自自身的金融业务,即客户的财务状况受气候转型因素影响而改变,影响公司的资产质量,加剧信用风险。
- 金融业务接受评估的五大行业中,仅电子设备行业的总体机遇评级高于风险评级。
 
              风险管理
为了发挥金融机构助力气候转型的作用,远东宏信未来将定期地评估气候风险以及机遇、以及寻找支持自身及客户实现低碳转型的方式。我们不断审视自身的运营和商业模式,以确保解决自有业务、融资活动中的气候相关问题。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公司自身以及客户的经营环境、运营状况及风险应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发现各类风险提前预警,及时识别风险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趋势,跟踪监督重要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
 
- 
                  风险识别开展同业对标以及差距分析,并通过内部主要利益相关方的访谈,识别与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形成气候风险与机遇长名单。 
 
- 
                  风险评估开展情景分析,确定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的评估范围及影响程度,识别出对业务策略、运营有主要影响的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 
 
- 
                  风险管理运营层面:针对关键风险与机遇制定管理措施,并评估已制定管理举措的有效性。 业务层面:开发财务影响量化工具,量化评估气候风险与机遇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为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并确保减缓相关气候风险的措施到位。 
 
- 
                  风险整合将气候相关的风险纳入现有风险管理系统,确保定期对气候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气候目标
              以2021年为基准年,于2025年力争实现碳达峰,到2050年努力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此外,为积极响应并支持《巴黎协议》以及国家双碳目标,本集团科学碳目标已于2025年通过科学碳目标组织(SBTi)的验证。
              - 范围一、二排放目标:以2022年为基准年,至2030年范围一、二绝对排放量降低42.0% 
              - 范围三投融资排放目标:到2030年,在公司融资租赁和股权投资业务组合内,调整投资组合范围一、二温度评分,从2022年的3.2°C调整到2030的2.44°C,调整投资组合范围一、二、三的温度评分,从2022年的3.2°C调整到2030的2.56°C
            
- 
                  短期目标
                  2025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1-2025年间,单位收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每年线性下降2%(即四年较基准年下降8%)
- 
                  中期目标
                  2025-2030年间,单位收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每年线性下降4%( 即五年较基准年下降20%)
- 
                  长期目标
                  2050 年努力实现
 全价值链碳中和


 
              远东宏信碳中和目标实施路径
  - 运营层面 
 减碳
- 
                  完善温室气体核算和认证体系 开展节能减排、改造升级设备 推动绿色建筑认证 购买或开发绿色电力 购买碳汇及低碳资产 
  - 价值链层面 
 减碳
- 
                  开发清洁能源相关业务 升级、替代使用清洁科技的设备设施 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业务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影响 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租赁以及绿色投融资业务 发行绿色债券、基金 
践行绿色运营是远东宏信推进可持续运营的基础。本集团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设立环境管理目标、加强能源及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废弃物管理等方式,探索实践绿色低碳的运营模式,推进运营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2023年,本集团经营业务对环境及天然资源无重大影响,亦未发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违规事件。本集团以 2022 年为基准年设立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及废弃物管理目标,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水资源节约、减少废弃物等方面措施,定期跟踪目标完成进展,致力于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30年目标
 
- 2030年单位收入水耗较2022年下降25%
 
- 2030年单位收入能耗较2022年下降25%
 
- 持续完善垃圾分类及统计、管理水平,并追溯生活垃圾、大宗固废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情况
